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空军指挥学院教授陈太林为战鹰搭建“新家 ”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 08:06 解放军报

  主人公小传:陈太林,空军后勤学院机场营房建筑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空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1次,被空军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0年初,陈太林教授担任机场营房建筑系主任,该系主要承担机场营房建筑管理、机场防护伪装等教学科研任务。

  经过调研,他把目光锁定在改造旧机库上,但对于这项新课题心里并没有底。一是风险大,若不成功,不仅会给军队造成很大损失,也会影响部队训练保障;二是每个机房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结构特点都不一样,机库改造涉及到地质学、力学、建筑学、工程学等相关专业,目前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

  陈太林冒酷暑、顶严寒,行程数万公里,到一线部队反复论证调研,收集资料,遇到技术难题,就到军内外科研院所请教专家,编写出了200多万字的技术改造方案。

  以技术改造方案为基础,课题进入施工实践阶段。2001年7月,陈教授放弃假期休息时间,带领课题组进驻空军某场站。该场站地处县城20多公里外的山沟里,环境艰苦、气候恶劣,但他坚持吃住全在机库外的工棚内。他说:“离机库近心里踏实,若遇有台风,临机指挥处理情况方便。”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他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感冒发烧也没离开过工地一步,课题组的同志们无不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2002年9月,第一个机库改造完毕,验收组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科技含量高,花小钱,办大事。在当年全军工程建设评审会上,《机库改造技术》受到所有评委的一致好评:“该课题为机库改造的首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后来,这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机库改造技术迅速在空军场站推广。由于每一机库的地质条件不同,在机库改造推广过程中遇到许多险情。机库防护门挡墙改造技术性强,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的关键阶段,他不论工作多忙,必到现场,亲自指挥,亲手作业。他经常爬上10多米高的脚手架上作业,机库内水气夹着尘土扑天盖地,每次都弄得他浑身泥浆,身上常常被崩出的石块击得青一块紫一块。更危险的是,随时有可能出现塌方和冒顶的情况。对此,他好像从无察觉。

  截至目前,陈教授率领课题组的同志,先后解决了机库改造推广过程中的难题数百个,成功地让一架架战鹰搬进了安全的“新家”。(解放军报 2004年09月15日 第9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