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学者新论: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与斗争焦点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 22:25 人民网

  刘江永

  日本自古信奉神道,全国有许多神社,而靖国神社则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靖国神社原名为“东京招魂社”,明治12年(1879年)改称靖国神社。其目的最初是为祭奠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国内战争中为实现维新而战死的亡灵。

  一、 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与由来

  战前,日本的神道被升格为凌驾一切其他宗教之上的国家神道。靖国神社曾经是由日本国家管辖的军部设施,直接隶属日本陆军省和海军省。明治维新后,日本先后对外发动侵朝战争、甲午战争及日俄战争。此后,日本在全国各地修建了许多忠魂碑,护国神社等,专门祭祀对外侵略的战死者,宣扬出征殉国者将成为靖国、护国之神。靖国神社成为军部动员出兵海外,激励皇军将士“以身殉国”、“为国捐躯”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出征海外的官兵也要到靖国神社壮行,表示“战死疆场,魂归靖国”。结果导致整个日本都沉浸在近乎疯狂的军国主义的氛围之中,先后有两百多万日本人成为对外侵略战争的炮灰。当时的靖国神社实际上是“军国神社”,不仅未能靖国安民,反而祸国殃民。

  日本战败投降后,随着日本国家政体的变化,军国主义遭到日本人民的唾弃,靖国神社的性质发生一定变化。首先,根据战后日本宪法的规定,日本实现了政教分离,靖国神社成为“民间宗教设施”,而不再具有国家管辖的特殊地位;第二,除战场亡灵之外,一些战争后期丧生的平民也被祭祀其中,使靖国神社的性质模糊起来;第三,日本战后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再向海外派兵,靖国神社不再发挥以往“军国神社”的作用。但是,日本一些人对上述变化十分不满,一直要求日本首相正式参拜,并由国家重新出资管理靖国神社。

  战后以来,围绕靖国神社的斗争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战后初期至1977年,日本政要以“私人身份”参拜;二是1978年至1985年,从甲级战犯亡灵秘密供奉在靖国神社,到中曾根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三是1986年至2000年,日本首相任内停止参拜;四是2001年至今,小泉首相任内连年参拜靖国神社。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引起日本国内外强烈反对,主要是从第二阶段开始的,即甲级战犯亡灵供奉在靖国神社之后,中曾根康弘首相于1985年“8?15”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中曾根1982年执政后提出,日本要进行“战后总决算”,摘掉战败国的帽子,做“政治大国”。他认为,“对于那些为国捐躯的人,国家应有个感谢的场所。这是天经地义的,否则还有谁来为国家奉献生命呢?” 自民党内“遗族议员协议会”、“奉答英灵议员协议会”和“大家一起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纷纷要求首相“公式参拜”靖国神社。所谓“公式参拜”靖国神社,即以官方身份正式参拜,具体是指首相及内阁成员在参拜注册时注明职位,参拜按神道教传统方式进行,用公款购鲜花和上香、乘公车前往等。1985年8月15日,他在战后40周年时以首相身份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引起中日关系的轩然大波。

  其后,经中方交涉,中曾根首相决定中止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尊重邻国人民感情、重视日中关系的表现。1986年9月3日,中曾根郑重表示:“所谓甲级战犯的合祀问题,从对方国家来看,总理大臣公式参拜祭祀有对本国遭受侵略的大规模战争负有责任的领导人的场所,等于表扬这些人,刺激国民感情。我们是亚洲国家,所以还是要对大战反省,接受教训。这是日本生存下去的宿命。” 同年8月14日,中曾根内阁官房长官后藤田正晴发表谈话表示:“鉴于我国作为和平国家处于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繁荣承担更大责任的立场,也必须重视国际关系,适当照顾近邻各国的国民感情。”日本政府“经慎重和自主研究的结果,停止内阁总理大臣8月15日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根据中日双方达成默契,现任日本首相、官房长官、外相不参拜靖国神社。这已成为惯例和日本在国际上维护本国名誉和信任的政治道德。此后10多年间,日本首相未再参拜靖国神社。

  令人遗憾的是,桥本龙太郎担任首相期间虽然也积极推进日中关系,但他曾任“日本遗族会”会长、“大家一起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会长,过去经常参拜靖国神社,并对中曾根不再参拜感到不满。他任首相期间误认为,作为首相“并非不能以私人方式”参拜,只要躲开“8·15”这一天就行,于是选择1996年7月29日他生日那天前往参拜,从而再度损害了中日关系。好在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立即“刹车”,任内不再参拜。

  二、围绕参拜靖国神社的两大斗争焦点

  战后以来,围绕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斗争不断,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或曰两大焦点问题上:

  焦点之一,关于日本首相及阁僚以官方身份“公式参拜”是否违反宪法规定的政教分离原则。《日本国宪法》第20条规定:“对任何人的信教自由都给予保障。任何宗教团体都不得从国家接受特权或行使政治上的权利。”第89条规定:“公款以及其他国家财产不得为宗教组织和团体使用、提供方便和维持活动之用,也不得供不属于公家的慈善、教育或博爱事业支出或利用。”按照这些规定,战后靖国神社降格为东京都知事认可的宗教法人,失去了战前所享有的政治特权。但是,战后以来,日本右翼势力、日本遗族会等强烈要求恢复靖国神社由政府维护的“崇高地位”,实现首相“公式参拜”。1969年,自民党首次向国会提出“靖国神社法案”,要求重新由国家出面管理靖国神社。这遭到在野党、和平团体和宗教团体的坚决反对。1974年,“靖国神社法案”一度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但终因未能在参议院过关而成为废案。直到1980年日本政府尚未做出结论。同年11月17日,日本政府发表统一见解认为:难以否定有涉及违宪之嫌,故截至1985年日本政府一直采取慎重态度,不进行“公式参拜”。

  然而,1983年中曾根内阁授意成立的“关于阁僚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恳谈会”报告则强调:“公式参拜与政教分离原则并不冲突,已获多数国民支持”,“追悼战殁者是人类普遍的自然感情,国家和政府机关代表国民参拜理所当然,而且,多数国民和遗属都把靖国神社当作追悼战殁者的中心设施,切盼首相和阁僚公式参拜”。于是,中曾根内阁宣布:参考该报告判定,“即使公式参拜,也不等于社会通常认为、宪法禁止的宗教活动”,从而“改变了政府迄今的统一见解”。 这再次遭到日本国内民众的坚决抵制,日本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被告上日本的法庭,政治斗争演变为法律斗争。

  1991年1月,仙台高等法院判定,岩手县议会通过要求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决议和动用公费支付靖国神社香火费为“违宪”行为。这是战后第一次明确判定政府公职人员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属于“违反宪法”的判例。1992年大阪高等法院认定原首相中曾根在1985年的参拜靖国神社“有违宪之嫌”。2004年4月,日本福冈地方法院虽然判决原告要求赔偿败诉,但同时判定被告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违反宪法关于政教分离的原则。判决指出,小泉首相乘坐公车前往靖国神社,以“内阁总理大臣小泉纯一郎”的名义记账参拜并献花,在参拜之后又作为总理陈述参拜宗旨,认为自己是在履行总理的职务,这就违背了有关“政教分离”的宪法第20条。尽管这次判决不是最高法院的判决,对进行同类裁判的其他地方法院的判断不具有约束力,但其重要意义在于,这是日本法庭首次明确做出首相“公式参拜”违宪的判断。于是,小泉不得不改口说今后将“以私人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目前,在日本其他地方,一些战争遗属仍在向法院提出起诉,状告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违宪并对他们造成精神方面的不安与压力,要求赔偿。

   

  焦点之二,日本首相参拜供奉有日本甲级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是否具有为侵略战争和当年军国主义战犯翻案的性质。1978年10月,东条英机等14名日本甲级战犯的亡灵被合祀于靖国神社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便引起日本国内更大争议和邻国强烈反对。靖国神社内供奉着246万多人,被日本一些政客统称为国家之“英灵”。1978年,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平沼骐一郎、广田弘毅、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小矶国昭、松井石根、武藤章、白鸟敏夫、东乡茂德、梅津美治郎等14名日本甲级战犯,以及近千名乙级、丙级战犯经厚生省批准被秘密记入“昭和殉难者”名册,合祀在靖国神社。这决不是简单的遗属要求就能实现的个人行为,它反映出日本政府对过去战争性质和战争亡灵的价值判断。因为,除了在靖国神社合祀战犯之外,早在1964年日本内阁就决定恢复1942年开始的所谓“战殁者授勋”。根据这一决定,包括在历次侵略战争中罪行累累的200多万名大日本帝国的“皇军”亡灵均被授予勋章,成为日本的民族英雄。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自民党1969年才首次向国会提出“靖国神社法案”的。

  三、小泉参拜意欲何为?

  对于日本首相及一些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中国学者曾尖锐地指出:日本的当政者就是企图通过参拜肯定“战殁者”的功绩,把整个日本民族按战前的价值观凝聚起来。这恰似一种增进民族认同的精神“粘合剂”,把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把发动和指挥侵略战争的一小撮军国主义头目和广大日本民众粘合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以重新奠定日本当权者未来操控民意的政治统治基础。由此可见,围绕靖国神社斗争的实质是,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事关日本今后是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还是首先在国民精神层面“否定战后,回归战前”,从而使日本再度误入歧途。这不能不引起包括日本广大爱好和平的人民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警惕。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