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推出培养国防生领导管理教学系统工程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 07:50 解放军报

  孙栋廷 本报记者 江宛柳 胡春华

  2004年夏天,正当清华大学首届毕业的51名国防生满怀报国豪情,迈出军旅生涯的第一步时,中央军委江泽民主席充满深情与厚望的回信,从清华园传向绿色军营:“希望你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刻苦学习,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坚韧不拔地实现自己确立的报国之志,努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身着戎装、遍布三军的清华国防生们振奋不已。回顾清华4年不寻常的成长之路,他们个个心绪难平。

  从军报国成为莘莘学子的追求

  在总参大学生训练基地,记者见到了和几百名新入伍大学生一起训练的冯新建。他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江主席的回信,是从留校读研的同学电话里知道的,他听了非常振奋。但在4年前跨入清华时,“从军”这个词对他还很陌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迷迷糊糊填写了志愿。

  在中国顶尖学府开设国防生班,是我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加速实现国防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是首届国防生,这批圆了清华梦的天之骄子,大多并不清楚国防生对他们的人生意味着什么。他们中只有8人是第一志愿填报国防生,其余都是调整到这个班的。

  4年来,这些毕业后就要补充到部队的清华学子们,始终承载着军委、总部首长和机关的巨大关怀和厚爱。一次次看望、慰问、座谈,既增加了同学们对军队的了解,又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

  江主席给国防生班的回信,是清华大学的校领导们这个暑假里异常兴奋的话题。他们告诉记者,今年秋天开学,第5届国防生就要入校了,目前清华在校国防生有300多人,已经是清华园里一道绚丽的风景。而4年前首届国防生入学时的低迷情绪,使清华大学党委重新思考一个老问题:清华学生培养的方向究竟是什么?

  “清华之所以有今天,是当年一代一代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智力资源支撑起了祖国的发展强大。”校党委书记陈希对记者说:“今天,清华怎样继承这个传统?国家给予了清华极大的投入,全国人民把最优秀的学生送来,清华应该为民族复兴承担更大的责任,应该朝着关系国家命脉的方向下功夫。中央军委确定依托国民教育拓宽军队干部生长道路,加快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清华义不容辞!摆在清华党委面前的新课题首先是,让国防生自豪起来!”

  培养国防生,成为清华一个系统工程:首创国防生建制班;为国防生班配最强的班主任;学校成立国防生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挂帅,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政策倾斜,国防生各类奖学金优先,保送研究生优先。校党委副书记杨振斌说:“就是要让国防生特殊!因为他们为国家服务,这实际上是学校乃至国家的导向。”

  为激发国防生的使命意识和爱国精神,学校和军队驻清华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办公室共同研究开设生动活泼的政治思想理论课、党课,举办“国防教育周”、“新世纪论国防”主题班会;请军队院士、专家讲座;参与军队科研课题等。

  选培办主任牛亚军对记者说:“清华在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价值观重建上,走了一条开创性的路,效果是显著的。”

  曾经坚决不当兵的胡政说:“在迷茫中,我真正进行了反省,想清楚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一个有志青年,他最大的责任应该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他最大的权利是在奉献之后的成就感里得到的幸福。而这正是我,正是很多年轻人心中的价值所在,也正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激情之源!”

  在摔打磨砺中茁壮成长

  年近花甲的王德生教授,清华优秀的资深班主任激动地对记者说,学生们毕业时给江主席写信汇报,让他欣慰和骄傲,江主席的回信,更让他这个首届国防生班班主任深感光荣。当初学校把国防生班交给他,确实感到担子沉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毋庸讳言,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得投身国防并不是大多数青年的优选。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首届国防生的思想状态都处于世俗观念的影响之下。”

  “以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为本。”这是王老师自己明确定位的使命任务,“能上清华的孩子智商都很高,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座金矿,我们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把金子挖掘出来。”

  在收到江主席回信的激动日子里,国防生们说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成长。第一届班长、党支部书记钟山说:“江主席要求我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国防生班给了我们情操和意志生长的土壤。”以四届班长为核心的党员干部,在班里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积极进取,团结互助,他们学习比普通班学生更刻苦,整体成绩持续攀升,在校的后两年,国防生班的平均成绩一直稳稳地占据着年级的前两名。集体荣誉感,他们比普通班更强,国防生班曾夺得田径比赛全系第一,定向越野全校第一;因为要成为军人,他们更注重意志力的锻炼。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清华几百人参加,电子系11人跑完全程,国防生班就占3人。

  当初认为填错了志愿的冯新建,如今为进国防生班而感到幸运:“大学4年,我在这个集体中得到了真正的锻炼,是这个集体在泪水中给了我欢笑,在迷失中给了我力量!我为此而骄傲。现在的我,将真正投身到国防事业中去,给自己的人生翻开新的一页。”毕业在即,冯新建强烈要求入党。已没时间办理手续了,但他的执著感动着老师和同学们,各级党组织为他一路绿灯,终于在毕业典礼前3天,他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至此,全体国防生80%入党,这是清华历届学生班中最高的党员比例。

  清华园几度春秋,在学校、老师、军队不懈的挖掘中,金子发出光彩。

  毕业前夕的国防生班,能听到同学们由衷的心声:新军事变革呼唤人才,我们生逢其时,在这激情燃烧的岁月,军队给了我们施展才干的舞台;我们愿做国家的脊梁,愿做脊梁中的一块小骨。

  王德生老师非常激动地说:“4年,我从主导者到参谋,从参谋到欣赏者。他们成熟了,他们的思想境界令我感动,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将来会做出成绩。”

  用嘹亮的军歌吼出时代强音

  被空军某研究所送回清华,继续“硕博连读”的国防生班班长钟山,是给江主席写信的发起者之一。对记者讲起江主席的回信,他神采飞扬:“我真的没想到江主席在百忙中这么快就给我们回信了,特别激动,特别受鼓舞,那天一听说这个好消息,我立刻就通知了所有能联系上的同学。”

  2004年7月13日,清华大学为首届国防生举行了庄严而隆重的毕业典礼暨出征仪式,全体校、系领导和军队总部首长都赶来参加。看着已经出炉的国防生班第一炉优质钢水,所有冶炼者激动而欣慰。首届国防生不仅整体学业优良,而且全部履约,携笔从戎。

  热血沸腾的时刻,钟山和后3届班长一起,向同学们发出倡议:我们给中央军委写封汇报信吧!立刻得到热烈响应。

  于是,一封载着清华首届国防生4年心路历程、4年成长收获,饱含赤子真诚与决心的信飞到军委主席的手中:“也许我们以后的生活中没有大都市的繁华,更不可能腰缠万贯,但享乐安逸不属于我们,无私奉献才是我们的责任。正如一位在国防战线做出贡献的清华校友讲的那样:‘我们只是从清华毕业的极普通的学生,仅仅因为我们投身到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中,仅仅因为我们把自己的理想命运结合起来,才体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献身国防,是实现我们报国理想和个人成才的最佳选择。”

  正在第二炮兵大学生集训队训练的3名清华国防生,听到江主席回信精神的传达,和全队几百位战友一起学习,清华国防生孙晋厚代表全队表决心。他的声音充满激动和兴奋:“江主席的回信,不仅仅是对清华国防生,也是对所有携笔从戎大学生的极大鼓舞。大家表示,决不辜负中央军委对国防生的关怀和厚爱,严格要求,刻苦训练,坚韧不拔地实现自己确立的报国之志!”

  在南京军区某集团军大学生集训队,记者见到了主动要求到作战部队基层工作的清华国防生赵志升、刘斌、覃文强。迈进军营第一步,他们已经在履行自己的诺言。为了当好一名优秀的基层指挥员,原来戴近视镜的赵志升专门做了眼睛激光手术,眼镜甩掉了,头发剃短了,一身戎装,英姿勃勃。集训队龚政委说起清华国防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是第一次接收清华的入伍大学生,他们素质好,思想稳定,有号召力,各项工作都走在前面,是全队的旗帜。”

  一份以《军歌嘹亮》为名的队报,清新活泼,策划兼采写,都是这3名清华国防生。正是在这份队报上,他们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段激扬文字:“我们读到了江主席对清华大学国防生的热切关心,读到了中央军委领导对投身军营的地方大学生的重视,更读到了军队和祖国人民对我们的期待,我们决不辜负这份关心和期待。我们将脚踏实地,历经锤炼,书写军旅人生的新篇章。”(解放军报2004年09月10日第1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