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综述:开放平等合作建设性的政党盛会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 08:15 解放军报

  9月5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主办的国际性政党会议,有35个国家的81个政党派代表与会,会议引起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广泛关注。

  此次亚洲政党国际会议通过了《2004北京宣言》。宣言对会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会议达到了进一步加强相互友谊、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信任与共识,共同维护亚
洲的和平、稳定与团结的目的,为亚洲各国政党的国际交往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动亚洲各国合作与发展

  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始于2000年,先后在菲律宾马尼拉和泰国曼谷召开了两届会议。会议以“协商、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为主旋律,为促进亚洲各国政党的相互交流,增加共识、理解与信任,改善亚洲国家双边关系,促进亚洲区域合作发挥了独特作用。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参加了这两届会议,并为会议的成功召开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次在北京召开的是第三届会议,其主题是“交流、合作、发展”,三个议题分别是“地区安全与多边合作、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介绍说,确立这样一个主题,既与前两届会议“协商、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主题一脉相承,又与方兴未艾的亚洲区域合作的潮流相适应,同时也符合中国党和国家关于推进亚洲区域合作的各项主张。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组织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蔡武说,有三个原因促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本届会议的主办者。第一、前两届会议主张各党平等交流,这种宗旨与中国共产党在党际关系中尊重差异、增进了解与友谊的主张是一致的。第二、前两届会议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搞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而是就共同感兴趣、共同关心、有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开展交流与合作。前两届会议中既有执政党也有在野党参加,而且大家的意识形态也有不同。这符合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原则。第三、从实际效果看,前两届会议确实增进了与会政党的了解与友谊,它们从彼此经验中相互学习和借鉴,使会议朝着推动亚洲合作、符合亚洲特点和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

  王家瑞总结说,这次会议所取得的共识已经非常明确地写入了《2004北京宣言》。其中需特别注意的有这么几点:“交流、合作、发展”既是本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的鲜明主题,也是亚洲各国政党和政治家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顺应时代潮流、扩大区域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是亚洲各国政党、政治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亚洲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的环境,和平解决地区冲突与危机,把争议的地区变为合作的地区是亚洲努力的方向;亚洲各国政党,不论大小强弱、历史长短,彼此间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不干涉对方内部事务;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妨碍亚洲各国政党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等等。

  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成绩显著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是我们党观察世界、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窗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是一个拥有世界眼光、重视对外工作的党。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一直同国际上各种进步力量保持着友好联系,为中国革命赢得了广泛的同情与支持。党的对外工作为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对外工作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通过与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友好交往,为打破国外敌对势力对我们的外交封锁,拓展新中国的国际活动空间,为刚刚站起来的中华民族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遵循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交往原则,同世界各国政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工作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党的自身建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目前我们党已经与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组织建立和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这其中既有执政党、参政党,也有在野党;既有共产党和工人党,也有社会党、工党和保守党;既有欧、日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政党,也有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党。这些政党及其政要通过与我们党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交流和往来,不仅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深理解,很多人还成了我党的朋友,对该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使外部世界更好地认识了我们党以及我党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十六大前后,有14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政党、组织及其政要向我们党和党的领导人发来贺电贺函近800件。一个政党的代表大会,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和祝贺,这在世界政党政治史上是少有的。

  另一方面,我们党通过积极广泛的对外交往,也更好地了解了外部世界。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曲折发展的当今时代,分析各国政局跌宕起伏、各类政党兴衰成败的原因,不难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能否敏锐地把握世界脉搏、准确判断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将直接决定一个政党的政治生命力。随着我党对外交往的发展,深入探讨治党治国的经验已成为我党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十五大以来,我们党充分利用党的对外交往这一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渠道和窗口,不断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我党领导人以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通过积极参与党的对外工作,不仅直接了解到外国政党治党治国的理念与方法、一些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还可以切身感受到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并从与外国的比较中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对我们党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脉搏,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紧跟世界进步潮流,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优秀文明成果,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党外交的作用越来越大

  近年来,伴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各国政党求同存异、寻求合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众所周知,各国政党的舞台虽然主要立足于国内,但是任何一个有抱负的政党都不会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一国范围内,都会有视野广阔、容量宏大的对外战略观察和思考。再加上生态污染、恐怖主义、水资源、能源、人口、贫困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需要各国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加以协商探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和对话合作,不断推动政党间的国际交流。

  政党外交既可以做执政党的工作,也可以做在野党的工作。与执政党交往,有利于巩固国家关系的基础,促进国家关系;同在野党往来,有利于在政局变化时保持国家关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年轻政治家交往,可以为面向未来的合作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政党外交虽然不直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具体事务,但是,它通过增进政治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国家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一些政党领导人认为,政党交往有着政府交往无法替代的作用。

  而亚洲政党国际会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王家瑞说,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的显著特点就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也不搞政党间的结盟。它是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是一个开放式的论坛。亚洲政党国际会议既顺应了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反映了各国政党的共同愿望,这与中国共产党开展对外交往的总目标也是一致的。与亚洲各国政党的交往始终是我们党对外工作的重点,这种交往与合作为推动中国与亚洲各国之间国家关系的发展,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亚洲区域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这种广泛的交往受到了亚洲各国政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和热烈欢迎。此次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的举办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第一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马尼拉会议)

  第一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于2000年9月18—19日在马尼拉召开,由菲律宾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当时称为“力量—全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发起并主办。来自亚洲26个国家的46个政党(其中包括16个国家的执政党)的代表以及来自欧洲、拉美、非洲的政党、基金会的观察员和特邀嘉宾共约180人出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马文普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

  在此次会议上,亚洲各国政党代表本着“求同存异”、“平等协商”的原则,以“在亚洲政党间架起桥梁并培养相互间的伙伴关系文化”为主题,就“亚洲发展道路”、“和平与稳定”、“民主与良政”三个专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会议发表了《亚洲宣言》。《宣言》强调,和平与稳定关系到亚洲各国人民福祉。呼吁和平解决争端,加强在地区安全对话、裁军和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的合作;呼吁各国加强经济合作,加大扶贫力度。各国代表还倡议此类国际会议今后每两年举行一次,使之逐渐成为亚洲各政党交流合作的固定机制。

  第二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曼谷会议)

  第二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于2002年11月22—24日在曼谷召开,由泰国执政党泰爱泰党主办。来自亚太地区35个国家的77个政党或组织的代表、政府特邀代表及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机构特邀嘉宾共230多人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多位政府总理、国会议长及24位党的主席、总书记(秘书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蔡武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

  此次大会的主题是“促进共识、深化合作”。各国政党代表主要围绕“经济合作”、“地区安全”、“良政和政治参与”三个专题进行讨论,形成了一系列共识。会议发表了《2002曼谷宣言》。《宣言》强调,亚洲政党要致力于推动亚洲国家建立经济伙伴关系,合作参与建立公平的世界贸易体系,各国应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广有关国家在扶贫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支持制定国际反恐公约等。

  曼谷会议是继2000年马尼拉会议后亚洲政党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会议不仅大大推进了亚洲政党国际合作与多边交往的进程,搭建起亚洲各国政党友好合作的舞台,而且形成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固定机制。与第一届会议相比,此次会议获得了更多实际成果,在各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中国共产党作为亚洲国家中最大的政党,在此次会议上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得到亚洲各国政党代表的信任和赞赏,许多政党希望2004年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在中国举办。(郭季辑)(解放军报2004年09月06日第9版)


推荐】【 】【打印】【关闭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