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广州军区某师高标准抓装备建设“岭南铁军”脱毛换羽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04日 07:55 解放军报

  ●龚晓晖 曾山 本报特约记者 钟友国

  本文提要 “两成两力”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以军事斗争需求为牵引,围绕解决装备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使长劲、下硬功。曾经担负全军通用装备“两成两力”建设试点任务的广州军区某师,立足高起点提高装备建设水平,不断促进装备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实现新的增长。

  这是一支骁勇善战的“岭南铁军”。近年来,广州军区某师武器装备建设成绩斐然:出色完成了总部、军区赋予的“两成两力”建设试点任务,部队装备“ 三化”建设连续6年达标。

  8月中旬的一天,记者慕名来到该师采访,装备部领导介绍了他们走过的一段不平凡历程。

  ●“名声在外”的工作险些走了下坡路——

  抓装备没有“间歇期”

  这个师是全军较早抓装备“两成两力”建设的试点单位。然而,这项“名声在外”的工作却一度令人担忧。

  有一次,野营拉练归来后,师装备部长张正良来到二连兵器室,发现部分已擦拭的轻武器油渍斑斑。前年5月,总部某刊物约请该师撰写作战弹药保障研讨文章。然而,两个团都不约而同地用过去的研究成果“克隆”了一篇文章“送审” ……

  师党委经过调查发现:部分官兵产生了满足情绪,认为抓装备建设走在了全军的前列,也该“松口气”了。

  “抓装备没有间歇期,必须确立新起点,坚持高标准!”在装备工作形势分析会上,师党委形成了共识。一声号令,全师上下自觉查问题、找对策。某团查找出“部分单位达不到规定的训练时间和标准,存在部分新装备不会用、不会修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师装备部机关查找出“研究课题针对性不强、深度不够,滞后于装备发展”等问题,并制定了创新装备保障理论的具体措施。

  ●突破人才匮乏的装备建设“瓶颈”——

  全面盘活“人才家底”

  某型装甲侦察车、情报处理车装备部队半年了,官兵们还不会驾驭。随着新装备源源不断列装,官兵对装备“不会用、不敢用、不会修、不会管”的问题依然存在。

  夏日周末,酷热异常,师党委召开装备人才建设专题会议,总结人才引进渠道单一的教训,确立了盘活现有人才资源的思路,《装备人才建设五年规划》等措施相应出台。

  为从源头选好用好装备技术人才,他们制定了《技术士官选取十必须十不准》,把数百名思想素质好、专业技术精、管理能力强、敬业精神好、身体心理健康的士兵选取为装备技术士官。此外,他们还打破常规,破格用才,先后有29名官兵因装备工作成绩突出提前晋职、晋衔。

  如今,该师“人才家底”逐渐厚实,一大批“尖子型”、“复合型”装备人才在茁壮成长。

  ●面对“信息化热”的“冷思考”——

  选准建设的“突破口”

  进入新世纪,营区里出现了热火朝天的“信息化热”。

  然而,师领导心里并不踏实,官兵们上报的研究课题有些脱离了部队的实际,有些对提高保障打赢能力没有实质意义。

  “装备信息化建设,绝不能好高骛远,要立足现有条件搞建设!”师党委在肯定官兵钻研热情的同时,教育大家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求真务实抓信息化建设的作风。

  为此,师里成立了装备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结合部队作战任务实际,选准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他们在部队装备综合信息系统中增加平战转换模块,精心组织研制弹药保障可视化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弹药保障相关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技术复杂的问题,使弹药保障由传统模式逐步转变为可视化模式,保障过程达到了精确管理和透明控制。

  如今,该师战时装备保障指挥控制系统、装备平台信息化改造、旅团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制工作等正在顺利进行中。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