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我军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 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 10:23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邹维荣

  前不久,记者走进总后勤部档案馆、成都军区档案馆等档案部门,感受到浓浓的信息化氛围:馆藏档案资源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档案信息数据库初具规模,方便快捷的档案自动化管理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档案服务,档案信息网络化远程服务保障到一线,透过方寸屏幕间精彩的数字化演绎,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如今档案管理再也不是过去那种简单保存、收藏
的概念,而是由封闭式逐步走向了开放,人们将越来越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档案信息,从档案信息化建设这个侧面,也可以感受到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急促脚步。

  档案信息数据库初具规模

  现场扫描:在总后勤部档案馆数据中心,高速度大容量磁盘阵列服务器连接着千兆网交换机,400多G的磁盘里存储着所有的馆藏文书档案。记者打开微机,点击馆藏目录数据库,屏幕统计显示,该馆已实现200万条目录和1200多万画幅文书档案全文网上浏览,实现了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据悉,这里是一个有“围墙”的数字化档案馆,采用先进的图文识别资料,解决了图像存储、文本查询的难题。记者随机输入“三个代表”一词,瞬间有300个文件被选中。在档案馆二层自动触摸屏前,记者以授权身份,轻松享受到所有的档案信息服务。

  新闻背景:据总后档案馆王贤会馆长介绍,三年多来,他们共投入经费300多万元购买数字化高尖设备和组织数字化生产,采取“先缩后扫”的科学生产程序,将全部馆藏及所属20多个军以上单位的全部文书档案制成了光盘,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档案全文数据库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电子查阅、网上传输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办公自动化程度,有利于档案的管理和利用。目前,档案管理人员除转移和整理档案,一般不接触档案原件,减少了对档案的人为损坏,杜绝了涂改、撤换材料等漏洞。同时,简化了工作程序,使档案查阅起来更加方便、快捷、直观,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益。

  据悉,“十五”以来,全军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制定下发了《十五期间军队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实施办法》。近3年来,投入经费4000多万元,购置服务器、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2000多台,建立档案工作局域网及数字化生产线,著录档案目录信息6000多万条、扫描档案全文信息7000多万画幅,档案信息资源和网络建设初具规模。

  自动化管理代替手工作业

  现场扫描:某部干部档案室。为查阅某干部档案,记者输入他姓名的拼音缩写码,微机上立即显示该档案所在位置,档案工作人员按照档案柜指定层数,一次提取出了涉及到该干部的多卷档案。打开微机,屏幕上不仅显示出该档案在库房中位置的变化,而且档案室查阅、接收、转出等日常工作情况,一目了然。

  新闻背景: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是单一的人工管理,为了查阅一份档案,有时在库房一呆就是好几天,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办公的需要。为此,他们在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淘汰了手摇式密集架,购置了比较先进的档案自动回转柜,自编了干部档案管理程序,通过计算机控制,使干部档案管理实现了查阅、提取、清点的自动化。

  实现档案自动化管理后,办公效率大大提高,过去查阅百卷档案需要1天时间,现在只需要十几分钟,档案出入库效率提高了10倍。同时,对无规则排放的档案,取出后没有及时归位的档案,经盘点后可准确找出,完全排除了档案在库却找不到的可能性。

  据悉,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军档工程”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军队档案工作从手工管理逐步向自动化管理迈进。全军有上千个档案室基本上改变了过去的“库室混用”、“三铁一器”的简单保管状态,实现了档案管理自动标引、自动检索,库房管理自动恒温、自动报警,档案借阅自动监控、自动清退。由此带来了档案工作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提供利用和档案法规标准等一系列改进、改革,提高了档案工作水平和效益。

  档案信息网络化远程服务到一线

  现场扫描:某基地一项新型应用卫星实验任务中,指挥大厅屏幕显示,航天器下行遥测数据存在异常的误码。技术人员立即打开基地档案信息网,调用历次飞行实验的原始数据库,查找、对比、分析,及时排除了地面测控设备存在问题的可能;随即,他们又调阅了档案室编研的该卫星专题信息库中的档案资料,逐一排查分析,结果发现,原因是由于与前几次同类实验任务相比,卫星设计系统有了一定的改变。档案人员在网络系统中接收到分析报告后,按照有关要求和程序,第一时间将报告结果传送到相关部门,确保了实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新闻背景:记者在某基地了解到,为了保障一线科研人员更直观、方便、快捷地利用档案信息,他们成功开发出档案信息综合服务网络系统,实现了用户与信息间多形式交互访问授权控制。同时,他们通过配置加密卡等方式,建立起多道网络技术安全屏障,使档案信息使用既方便快捷,又安全可靠。

  档案信息网络的建成,使档案服务由传统的被动提供单一纸质文件的面对面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提供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远程综合信息网络服务,网络终端用户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全天候查询档案信息,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利用效率。

  靠制度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现场扫描:走进成都军区档案馆,记者看到,在走廊一侧悬挂着一块档案信息化建设质量进度量化积分表,与全馆人员姓名对应着的横栏是档案信息化教育学习、扫描量、缩微数量等7项内容,表中插满了红、蓝、绿、黄4种颜色的小旗,分别代表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种考核结果。

  新闻背景:这是成都军区档案馆每个季度对全馆科室人员采取的定期考核公示制度。据刘琼瑶馆长介绍,他们还建立了“五定”岗位责任制等几项制度,靠严格管理出效益。“五定”岗位责任制,即采取定任务、定时间、定人员、定质量、定责任的办法,规定每台机每月必须完成10000画幅,超额完成50%以上为优秀,超额完成30~50%为良好。这些制度的实施,提高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使他们完成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任务走到了全军前列。

  总参办公厅林建超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说,军队档案是我军发展历程的真实记载,是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军队档案工作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以信息化为目标,高起点谋划发展,高质量提供服务,高标准推进建设,努力实现“档案存储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档案管理自动化 ”,实现全军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作出应有的贡献。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