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陆战之王”——媒体揭秘中国装甲兵部队 | |
---|---|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21日 09:48 中国青年报 | |
坦克,集攻防优势于一身,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登上人类战争舞台,便显示出它的无比威力,被人们冠以“陆战之王”的美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成为纵横全球战场的骄子。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苏德坦克大战,不但以6000余辆坦克参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而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进入21世纪,科索沃等个别高科技局部战争,引发了对坦克这个“陆战之王”的前景争论。但是,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主战坦克滚滚的履带声却带给世界军事界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动荡局势中,要取得对陆地的绝对控制权,非坦克不可。” 陆战之王的前景究竟如何?中国的装甲兵部队,它的历史和现状到底怎样?带着这种疑惑,日前,记者来到我军资历最老、参战最多、战功最辉煌的“王牌”坦克部队———北京军区某装甲师,揭开中国装甲兵部队的神秘面纱。 敌人“送来”我军的第一辆坦克 1937年秋天,延安的一所窑洞里,毛泽东挥动着有力的大手说:“我们现在还没有一辆坦克,也没有大炮,但是有一批懂技术的干部了。有人,就一定能把特种兵建立起来,坦克和大炮敌人会给我们送来的。” 事实验证了这位伟人的预言。 那是1945年11月的一天,我东北人民自治军司令部工作人员高克同志英勇机智地从敌人手中夺来一辆日本97式坦克,从这一天起,我军有了第一辆坦克,人称“老头坦克”。 就凭着这仅有的一辆坦克,燃起了人民装甲兵的“星星之火”。1945年12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东北局决定,东北延安炮兵学校坦克大队正式成立。全队30余人,坦克一辆。这就是我军历史上最早的坦克部队。 从此,坦克大队在战斗中装备、成长,逐步壮大,很快便参加了东宁、绥阳剿匪,夜战靠山屯、强攻望河铺等战斗。1947年10月,坦克大队扩编成战车团。 通过在战斗中缴获和搜集修复的坦克不断武装自己,刚刚组建的坦克部队就成为一支生力军驰骋于烽火硝烟中。取得辽沈战役胜利后,战车团随即挥师入关,勇克天津,兵临北平,逼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改编,实现了北平和平解放。 1949年2月,战车团在天津改编为战车师。7月,该师战车五团奉命赴西北作战。从天津出发,连续83天行军作战,占玉门、越祁连、过戈壁、进迪化(今乌鲁木齐市),行程达4000多公里,创造了我军装甲兵历史上最远距离的征战。王震司令员在庆功大会上亲自授予该团“开路先锋”锦旗一面,并给全体官兵记一大功。 1950年8月,战车师在天津整编,组建坦克第一旅。同年10月,被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坦克第一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辆开创我军装甲兵历史的“老头坦克”,在锦州、天津攻坚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命名为“功臣号”坦克。 “功臣号”坦克和它所在的战车团参加了北平入城式和西苑机场阅兵式。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战斗英雄董来扶驾驶着“功臣号”坦克作为首车,率领100多辆中、重型坦克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的检阅。 如今,“功臣号”已经退役,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为人们讲述着装甲兵初创的辉煌与荣耀。 铁血锤炼跻身世界前列 靠小米加步枪,我们赢得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共和国的成立,却意味着小米加步枪时代的结束。 在百废待兴的日子里,最高统帅部就着手特种兵的建设。1950年9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装甲兵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许光达任司令员。从此,装甲兵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出现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标志着我军开始走向机械化、装甲化发展道路。 刚刚组建的人民装甲兵立即掀起了“百日练兵”热潮,3个月后即入朝参战。1951年3月至1953年10月,刚刚成立的坦克一师先后两次奉命赴朝作战,参加了著名的马良山、沐浴洞伏击等690余次战斗。战场上,敌我双方坦克数量是10比1,骄横的美军坦克竟大摇大摆地开到我军前沿阵地射击。然而,就是这支并没有被对手放在眼里的部队,让美军吃尽了苦头。 “两强相遇勇者胜”,坦克一师与美军“王牌”部队———美骑兵第一师(即美装甲第一师)在“三八线”附近鏖战近一年,直接进行地面战斗87次,击毁击伤敌坦克24辆;高炮分队对空作战518次,击毁敌机24架,伤90架次。以辉煌的战功显示了中国“王牌”装甲部队的实力,为刚刚组建的人民装甲兵赢得了国际军事界的惊叹和尊重。 装甲部队的发展与装备的改善息息相关。自1959年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第一代国产坦克并命名为“五九”式以来,经过40多年的努力,目前,装甲兵武器装备已形成了中型、轻型、水陆坦克和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等几个基本系列,并发展了几十种配套车辆,其战术性能和配套水平越来越高,基本上建立起符合现代战争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装甲兵武器装备体系,陆军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装甲兵在现代条件下独立作战能力明显增强。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为“陆战之王”带来新的腾飞。一批新型主战坦克及配套装备其战斗技术性能全面提高,火力、机动和防护能力得到加强,更加适合于现代条件下的作战需要。弹药技术、火控系统、防护技术、通信技术和快速突击能力等主要性能已进入当今世界先进行列,可与国外先进坦克装甲车辆相抗衡。 50多年来,中国装甲兵部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我军陆军的主要战斗兵种,是一支具有强大突击力和战斗力的铁甲雄师,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力量。我军的坦克数量现已跃居世界第三位,质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瞄准下一场战争 1994年7月,美军成立了“陆军数字化办公室”,提出“为满足21世纪挑战而重建陆军”,“建设全新概念作战样式的21世纪部队———数字化部队”,并于1997年建成了第一支数字化旅(又称21世纪特遣队),出台了陆军信息战作战条令。 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军人特有的使命感、责任感让这支“王牌”装甲部队的官兵无法安坐在过去的荣誉之上。1995年初,他们开始跟踪研究美军建设数字化部队的进程,率先进行建设我军装甲兵信息化实验部队的探索。 装甲兵信息化实验部队,是指以数字化电子信息装备和机械化主战武器为主导装备,实现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一体化和主战装备智能化,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要求的新型作战部队。 1997年5月,在我军第一支坦克部队的北京军区某装甲师,又组建了共和国第一支信息化装甲合成营。按照指挥控制单元、情报支援单元、战斗单元、火力单元、防空单元、勤务保障单元等“六个单元”,构建了信息化装甲全成营的编制,实现了营级战术单位的合成,具备了超视距打击、全方位感知战场、实时化控制、绪兵种合面作战的能力,使信息化装甲合成营能够独立遂行作战任务。 这支英雄的装甲兵部队,采用信息化技术后,在作战指挥和行动上带来了战场感知方式、信息传输方式、指挥控制方式、目标打击方式和协同保障方式的“五大变革”,突出体现了小单元参与大协同、小部队控制大战场、小战斗达成大目标的特点。 信息系统的运用,使作战装甲部队沿指定战线的行军时间缩短一半,抵达指定地区的准确率提高了80%以上;装甲兵分队组织战斗可一步完成,协同时间从以往的1至2小时缩短到5分钟左右;先进的数字化坦克火控系统和车载定位系统使坦克炮的首发命中率提高了90%…… 作为中国第一支信息化装甲部队,目前该部已经完成了信息化部队的静态、动态试训,培养了一大批精通数字化的人才,编写了新的训练大纲和教范。这个部队的干部人人都能熟练地使用自动化指挥系统,每个战士会操作4种以上的新装备,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应用软件。 目前,我军信息化装甲部队已具备定位导航、图像摄取、目标位置标定、分组数据传输、激光报警防卫、工况采集上报和辅助决策等诸多功能,正在以崭新的雄姿走向未来信息化战场。 依靠从敌人手中夺来的一辆坦克起家的中国装甲兵部队,经过半个多世纪坚苦卓绝的建设,如今已是一支虎虎生威的精锐之师并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不仅拥有了装甲部队、装甲步兵和机械化部队,而且创建了轻型机械化部队、两栖机械化部队、信息化部队。目前,中国装甲兵正向着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标稳步迈进。安上信息化智慧“头脑”的“陆战之王”,依然在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风采。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杨得志、覃照平、李万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