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特稿:全军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摘编(下)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 07:04 解放军报

  邓小平领导和指挥华北军事演习的回顾与思考

  朱启 符廷贵

  1981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我国华北北部地区举行的军事演习,是邓小平同志同年6月出任中央军委主席后抓的第一件大事。邓小平同志在亲自谋划、领导和指挥演习的过
程中,全面总结我军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入思考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担负的基本任务以及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等重大战略问题,第一次明确提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总目标。这标志着我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标志着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基本形成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华北军事演习作为落实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成功范例,对新时期怎样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做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实践探索。华北军事演习是对部队建设成效的一次全面检验,对提高部队军政素质和实战能力、加速推进军队全面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次演习中,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设想,参演部队采取了新的六六制编成,有空军协同和遂行保障部队,标志着我军在提高合成军协同作战能力、运用现代作战手段打赢反侵略战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也预示着军队建设即将迎来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新局面。华北军事演习的成功实践雄辩证明,贯彻落实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必须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这是实践的呼唤,也是我军新时期建设发展的历史必然。

  华北军事演习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保证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使“党指挥枪”的传统发挥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革命化,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新时期我军建设总目标的核心,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和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作为体现党和国家政治优势的重要力量,我军必须靠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来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军队革命化建设最根本的规律。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我军全面建设的新任务,军委江主席反复强调,必须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永远不变的“军魂”。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军作为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军队的本质所在,深刻揭示了我军革命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所在。

  华北军事演习围绕提高指挥和打赢现代战争能力,在大规模实战性训练中凸现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地位。华北军事演习按照现代战争要求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在军事指挥、政治工作、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收获。通过演习,检验了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成果,积累了现代条件下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提高了部队军政素质和实战训练水平,验证了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科学性和实践指导性。同时,演习也暴露出部队建设各个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部队现代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演习实践表明,解决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水平问题,是我军各项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中心任务。这也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新时期军队建设总目标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华北军事演习把部队正规化建设作为重点突出出来,为我军从严治军优良传统注入了富有时代创新精神的新内容。正规化,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新时期军队建设总目标的基本构成要素。华北军事演习一条弥足珍贵的成功经验,就是始终把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作为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严格落实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到规范学习、训练和生活秩序,始终坚持做到从严治军。实践证明,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正规化是实现革命化和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又是革命化和现代化重要的外在表现方式,没有正规化,同样难以实现革命化和现代化。

  “一国两制”理论指引下的香港驻军建设

  王继堂 刘良凯

  驻香港部队是实践“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履行特殊使命的一支部队。驻军香港的实践证明,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香港驻军成立之本、建设之基、发展之源。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深入思考驻香港部队建设实践,对于正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建设全面过硬、长期过硬的一流部队,切实肩负起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神圣使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国两制”理论指明了在香港驻军是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重要标志。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香港是要驻军的,既然是中国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没有驻军这个权力,还叫什么中国领土!”正是在“一国两制”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廓清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能否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驻军的疑团,从而有了驻香港部队的诞生,开辟了我军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驻军治军的新纪元。“一国两制”理论也确立了在香港驻军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体现和捍卫主权;不干预特区地方事务;依法履行防务;维护香港繁荣稳定。

  适应“一国两制”特殊环境,努力探索驻军治军的特点和规律。驻香港部队作为人民军队的代表,在“一国两制”条件下驻军治军、履行防务,史无前例。部队面临的环境特殊、使命特殊和标准特殊,具有许多不同于内地部队的特点和要求。根据驻军香港的实践和探索,必须高度重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香港社会环境的关系,做到既尊重香港现行的社会制度,又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政治本色。这是第一位的政治责任。其二,正确认识和处理遵守全国性法律与遵守香港法律的关系,做到既履行好宪法和基本法等全国性法律规定的一般义务,又模范遵守香港有关法律,依法驻军。这是有效履行防务职责的现实要求和重要途径。其三,正确认识和处理长期驻军与年年轮换交流的关系,做到既认真执行轮换交流政策,又确保工作不断、标准不降。这是驻军建设必须常抓不懈的基础工程。

  实践“一国两制”方针,高标准建设全面过硬的一流部队。驻香港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表,也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祖国的代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港人关注,世界瞩目。因此,高标准、严要求地建设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关系重大。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全体官兵政治上特别过硬。驻军针对驻地的特殊情况,按照军委江主席强调的“政治上要特别过硬”的要求,大力弘扬我军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在特殊环境中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新思路。坚持贯彻依法从严治军方针,努力塑造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面对高度法制化的社会环境和特殊的法律要求,坚持把“全面从严、长期从严、依法从严”贯彻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坚持年复一年地抓好部队从严治军教育,不断强化“驻军无小事、事事连政治”,“纪律就是政治”,“从严治军就是树形象”等观念,使依法从严治军成为广大官兵的座右铭和行动准则。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切实增强部队履行防务的能力。这些年来,驻军坚决贯彻军委江主席关于驻香港部队建设各方面都应该是第一流的,不仅政治上要过硬,在军事训练、后勤装备保障等方面都要过硬的指示精神,坚持把履行防务摆在中心位置,紧密结合面临的形势和防务任务,不断深化职能教育,制订和完善反恐、救灾、维护社会治安等各种预案,加强演练,始终保持部队良好的战备水平。

  认真履行使命维护社会稳定

  武警部队政治部宣传部理论研究室

  维护社会稳定,是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它蕴含深刻,内涵丰富,涉及经济、政治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维护社会稳定思想,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更好地履行武警部队神圣使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强调稳定压倒一切,提升了维护社会稳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他指出,“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这些都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他使用“最关键”、“压倒一切”、“最高利益”等鲜明而朴实的语言,强调了保持社会稳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指明了维护社会稳定的正确方向和根本出路。邓小平同志提出,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各要素中,其它方面固然重要,但核心的还是发展问题。强调要维护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保持稳定的政治局面,“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这就从根本上抓住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为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根本的途径。

  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阐明了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手段。只有通过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才能保持我国社会根本制度相对稳定;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促进社会稳定提供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才能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立了维护社会稳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始终把改革、发展、稳定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三枚关键性“棋子”,特别强调要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他指出,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发展是目的,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希望;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改革和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奠定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也是治乱之本。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任何时候我都没有让过步。”四项基本原则包含着制度、政权、政党和思想的稳定,每一个原则都是事关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四个坚持,中国就乱了。”

  武警部队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维护社会稳定思想,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形势,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清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努力为完成以执勤、处突、反恐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政治保证。要牢固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做维护社会稳定的尖刀铁拳。要积极适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对武警部队提出的新要求,大力加强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在新世纪的征程上,始终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谱写新的篇章。

  论彻底清除“家长制”作风

  刘晓江

  “家长制”作风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制度留下的“遗产”,至今还影响着一些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正如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严重历史教训时深刻指出的:“不彻底消灭这种家长制作风,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党内民主,什么社会主义民主。”因此,切实清除政治生活中的封建主义“家长制”作风,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家长制”危害极大。一是易形成“一言堂”,导致决策失误。邓小平同志说:“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在党内,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内的成员都是平等的,在决定问题时都有一人一票的表决权利,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可是,一些班子在决策时却完全由主要领导来决定,主要领导个人意见第一。有的决定重大问题不进行集体讨论、会议研究,而是个人拍板独断;有的会前不与其他成员商量酝酿,会上抢先发表意见,其他成员不是随声附和,就是默不作声,敢提不同意见的也只是个别人;有的听不进不同意见,集体决定的事项不合自己意的,总要找出种种理由予以否定或改变。久而久之,班子里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便名存实亡了,集体领导变成了个人领导,集体讨论成了“一言堂”。“一言堂”进入工作,最大的危害是容易导致决策失误。二是助长了不正常的人身依附关系。邓小平同志指出:家长式的人物“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干部工作中的“家长制”作风是造成不正常的人身依附关系的主要原因,其结果必然是任人唯亲。所以,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不应当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搞成毛泽东同志多次批评过的猫鼠关系,搞成旧社会那种君臣父子关系或帮派关系。”三是为腐败开了方便之门。产生腐败的原因是权力的滥用。搞“家长制”就是把权力集中在个人手中,搞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其结果必然是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软弱无力。养成“家长制”作风的人一旦私欲膨胀,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扭曲,不能廉洁自律,经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就能够运用手中的权力无所顾忌地非法获取私利,走上腐败的道路。

  清除“家长制”作风,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法制来确认、体现和保障。也就是说,要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将国家民主生活中所要采取的民主原则、民主权利、民主形式、民主程序,用系统的法律和制度加以确认和规范,并使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强制性,做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民主有序地进行和发展。其次是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邓小平同志把“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发扬和保证人民民主”作为政治制度改革的总方向,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从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两个方面入手,既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等国家政治制度;既要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又要改革和完善国家机关的决策机制;既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又要改革和完善人大选举制度和国家干部人事制度;既要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又要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监督制度体系;既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又要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总之,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必须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确保用严密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各级领导的从政行为,用完善的机制、体系来监督各级领导的权力行使,使“家长制”作风无法横行。

  邓小平制空权思想与新形势下空防建设

  沈水荣 葛善斌 王海粟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深邃洞察力,深刻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战争带来的影响,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现代战争要取得制空权以及加强人民空军建设的重要论述。他指出:“将来打起仗来,没有空军是不行的,没有制空权是不行的。……不管如何,今后作战,陆海空军,首先要有强大的空军,要取得制空权。否则,什么仗都打不下来。”“如果我们能有一定数量的更高级的飞机,那形势就不一样了。”这些科学论断,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揭示了制空权在维护我国国防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空军在未来作战中的突出地位。时隔二十多年,重温邓小平制空权思想,深感其高瞻远瞩、极富远见,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光芒。

  战争的空中化要求进一步突出空防在国防中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制空权思想揭示了空中战场在现代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也揭示了空防在国防中的重要地位。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由于空中力量远距离打击能力不断增强,地理距离不再成为作战的天堑,国家安全的重心正在实现由地面安全向空中安全的位移,由陆防到空防的转变。现代国防内涵的变化,要求我国把空防建设摆到国防的突出位置。世界最近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现代条件下发生冲突或战争,敌人首先是利用精确制导武器、远程作战飞机进行空袭,实施相对独立的海战、空战的可能性增大。因此,我军必须把立足于打赢这样的战争作为国防安全战略的重点。要适应未来抵御外来空中侵略防卫作战的需要,切实把人民防空建设摆到战略位置,形成全民办空防的局面,提高人民防空的现代化水平。

  战争的空中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重要战略目标的防卫。按照邓小平制空权思想,由于空中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对现代国防的“防线”进行新的认识和判断。过去,军人的职责就是守边卡、护领海,主要在地面和海上御敌于国门之外。而现代战争中,使用空中力量夺取制空权,对敌方特定目标实施“点穴式”的突然袭击,已成为赢得战争胜利、达成战争目的的重要手段。这种作战样式的变化,正悄悄改变着传统的国防守卫方式。现代战争重点打击的往往是有限的重要战略目标,如军事基地、政治经济中心、交通和水利枢纽等。从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看,一国的首都等战略要地和“神经中枢”将首先成为对方重点打击目标。因此,保卫政治目标、战略目标,切实提高这方面的防卫能力,是国防的重中之重。要在守好边卡、护好领海的同时,根据保卫上述重要战略目标的需要,积极演练反空袭作战的新战法,把首都防空、国土防空、野战防空、人民防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诸军兵种防空力量,确保重要战略目标的安全。

  战争的空天一体化要求进一步加快由单一制空向制空制天一体化转变。邓小平制空权思想提供的方法论,对于认识制天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从陆地发展到海洋,又从海洋发展到空中;今天,在航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航天技术,又把战争从空中推向了太空,航空航天一体化成为世界军事领域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军事大国基于“谁能控制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的认识,把开辟空间战场作为其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力扩大外层空间军事利用的范围。军事大国对空中作战概念作出了新的拓展,明确把空中作战空间延伸至大气层之外。同时,世界各国防空体系建设也出现了新的趋势,逐渐形成航空航天一体化和防空防天一体化。我们必须着眼于战争形态的发展,扩大空间视野,增强空天一体意识,组建符合我军特色的天军力量,占领对军事斗争准备有重大影响的战场“制高点”,以便在未来战争中赢得更大的主动。

  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与人才强国战略

  国防大学政治部

  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人才思想、毛泽东人才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实施当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指针。

  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征。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贯穿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刻折射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深邃的辩证思想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是鲜明的政治导向和科学的战略定位。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把人才优势与制度优势结合起来,强调要从组织路线的高度创造我国的人才优势。把人才培养与制度优势联系起来考虑,强调造就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人才优势与制度优势相统一的思想,蕴含着鲜明的政治导向。其次是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开放的战略思维。邓小平同志把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开发国内人才与引进外国智力结合起来,强调以面向世界、海纳百川的政治胸襟和宽广眼界,规划我国人才建设,培养各类高级人才,凝聚世界顶尖人才。再次是宏大的人才视野和坚定的人才强国信念。邓小平同志把国家强盛与人才竞争、综合国力与人才素质联系起来,强调要从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高度培养选拔大批合格人才,造就世界一流人才。

  党中央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是对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人才强国战略继承了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以推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为标志,我们党进入了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阶段。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其本质就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执政党,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才资源强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人才优势的良性互动,以人才优势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才强国战略丰富了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标志着我们党在科学认识和驾驭人才规律上达到了新的高度。首先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的统一,把构建人才优势作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丰富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国家发展“关键在人”的思想。其次是坚持“四个尊重”的战略方针,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进一步拓展了邓小平同志“两个尊重”的人才思想。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我们党对邓小平同志人才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再次,坚持人人都可成才的社会导向和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才的创新价值,进一步弘扬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大力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还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统筹开发各方面人才,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键在党”与“关键在人”思想的有机统一。“党管人才”的本质是解放人才,即:善于发现、培养、造就人才,用制度活力提升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各类人才,引导人才最大限度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党和国家建设事业服务。

  人才强国战略弘扬了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的爱国主义价值导向和强国信念,是我们党凝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尤其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发展了邓小平同志人才评价理论。《决定》对德才兼备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评价机制,强调要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构建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四要素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丰富了邓小平人才战略思想的内涵。(解放军报2004年08月19日第6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