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铭记历史呼唤和平——访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15日 07:49 解放军报

  新华社记者 徐机玲 姜帆

  又是一年“8·15”。在纪念抗战胜利59周年之际,曾饱受战争创伤的古都南京,举行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系列活动。

  “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举世震惊的屠城悲剧不再重演,更为了融入当今世界和平与
发展的主流,把南京建成国际和平城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鲜明地阐述了这次纪念活动的主题。

  他说,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3个特大惨案之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在短短一个多月里,残酷杀戮了30余万我国同胞,强暴妇女数以万计,全城三分之一房屋被毁,国民财产损失难以计数。

  据朱成山介绍,南京市1985年兴建了中国第一座抗战史系列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从1994年起,社会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每年“12·13”都在这里举行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仪式暨国际和平集会,全城鸣响警报。南京市民还踊跃参与声援日本老兵东史郎诉讼案的正义行动,抗议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谴责日本文部省篡改历史教科书。通过揭露侵略战争的罪恶本质,反击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史实的逆流,发出呼唤和平的强烈呐喊。

  让朱成山难忘和感动的是,2001年12月,南京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览及和平宣传活动,引起极大轰动。其中,在旧金山圣玛丽大教堂举行的“和平祈祷仪式”,全美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和犹太教五大宗教领袖齐聚一堂,共同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祈祷,为世界和平祈祷。身临其境的朱成山强烈感受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人心所向、不可阻挡的潮流”。

  加强国际和平交流,促使德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青年汇聚在一起,连续两年在中国举行“南京青年国际和平论坛”,发表《和平宣言》。中、日、韩三国史学专家2002年3月在南京举办了首届“历史认知与东亚和平论坛”,还共同编撰了维护史实的《东亚历史》教科书。

  “倡导和平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朱成山说,随着和平学研究以及和平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平”的概念已从狭义的“没有战争”,扩展为包括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富差距、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生态环境等更广泛的范畴。

  (据新华社南京8月14日电)(解放军报 2004年08月15日 第2版)

  相关专题:


推荐】【 】【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