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20余项信息技术“嵌入”沈阳军区某坦克修理大队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10日 09:31 解放军报

  本报讯 王维银、特约通讯员严玉葆报道:听不见震耳欲聋的劳动号子,看不见满脸油渍、汗流浃背的维修工,计算机数控机床将加工零件放进透明玻璃罩内,随着马达的轻快转动,切削下一缕缕银白的铁屑……笔者近日在沈阳军区某坦克修理大队看到,他们把20余项信息技术成果“嵌入”修理间,较好地化解了编制体制调整以来兵员减少与保障任务增加的矛盾,使保障工效成倍提高。

  这个大队承担着装甲装备的中修、大部件修理和保障重大军事活动等多项任务。去年年底,该大队老兵退伍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两倍多,今年上级下达的装备保障任务却比往年增加了一倍。大队积极引进最新科技成果,深化保障模式改革,将20余项信息技术成果“嵌入”修理间,自主研制开发了修复件机器人热加工中心,对大部件柔性修理生产线采用自动化数控技术,实现了维修部件由人工检修向机械化、自动化检修的跨越。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将二氧化碳堆焊和氧乙炔喷涂等先进技术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实现了焊修自动化。

  笔者走进修理间,只见一辆辆装甲战车排队进入维修流水线。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过去官兵手搬肩扛拆卸战车的繁忙景象不见了,一些智能设备和自动化作业机具闪烁着红绿指示灯,发出阵阵悦耳的蜂鸣,按照预编程序对战车进行不解体检查。随后,“体检”不合格的战车自动进入故障排除程序。几名战士坐在电脑操控台前,不时按动电钮,指挥机械手把沉重的钢铁零件搬运到维修位置。

  大队长蒋洪波打开一台机器的后盖,指着智能化控制器里的电脑“插板”告诉笔者:“奥秘就在这里”。他幽默地说,这些等待维修的坦克就像一个个“病号”,原来我们不问青红皂白先把它大卸八块,拆一辆坦克需要20多名战士忙半天。现在我们有了新技术,官兵们就像医生,先给它做个“B超”,摸清病情再“ 开刀”,哪里有问题拆卸哪里。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维修工员,只需要几个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就够了!

  结果显示,20余项信息技术成果的成功运用,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作业质量,而且提高保障工效10倍以上。近期,他们研制开发的装甲装备综合信息平台在演练中成功登场,实现了维修保障远程技术支援和维修信息共享。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