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凤凰号”下西洋专题 > 正文

8月5日航海手记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 15:57 舰船知识网络版

  8月5日 多云

  领队 郑浩

  发生在这一天的事儿,足以让人联想连篇.

  早上和往日一样,我在7点多钟爬出舱外.日出的美景再次吸引住我的注意力.我拿出摄像机,拍摄往来的渔船,晨阳和那些被染红的浮云.

  就在这时,小张也爬了出来,说了一句让我发寒的话:“淡水没了”.“没了?不是有两箱水吗?怎么会没有呢?”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坐在舵把边的船长,第一个反应就是:可能是右舷前舱水箱的水押不上来,才发生左舷水箱用尽而没水的.又一个隐患发生了!但这次足以令人担心:如果遇到风暴不能按时到达太仓,在海上漂留几天如何饮水?船上虽然有海水淡化器,但还没有安装上,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这时,我们已经过了舟山一段距离,但离太仓至少还有80海里,就是说,按平均5节航行速度计算,还要走至少一天的时间.当然,我们还有不少瓶装纯净水,足可以抵挡几天的,不过还是让人觉得这事儿有点儿悬.

  中午约11点钟,我们已经来到长江入海口外围海域.这时的海水已经完全不是兰色了,而是黄色的,混混的,根本就不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海洋了.

  到达航道排淤工程海域时,正赶上涨潮,水流湍急,风大.

  确保并扩大上海航道畅通,安全,主要在排淤.建设海底排淤暗堤工程是今年交通部海运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为此交通部海事局还在今年五月底,在北京召开过记者会,通报有关情况.在工地现场,只见隔一、两海里,就有专门的海上填石作业船,在向海里拋石填海,紧张作业.

  我们对此根本不知情,新买的海图上也没有标明这一海域的工程情况,水深单位仍是过去的数字.风越刮越大,而且已经转向,船长决定降下所有风帆,靠马达推进.在巨大的浪涌推动下,“凤凰号”上下颠簸的越来越厉害,有时船头被大涌猛地拋下,溅起巨大浪花.这里水深情况变化也很快,从70多英尺,急速变化至30多英尺.在距离正常航道还有2、3海里的时候,我们可以隐约见到黄色的海域与蓝色海域明显的分界线.其实,这分界线正是排淤堤造成的.我们完全不知情,“凤凰号”一直按照早就设定好的经纬度前进.

  1点25分,正当“凤凰号”准备横越海水分界线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深度突然从37英尺,陡降到只有6英尺,而且还在下降.就在船长反应过来的时候,只听得船底发出3声碰撞的声音.船长急速全力往右舷打舵,但船底再次传来两声碰撞声.

  船开始在狂涌中剧烈抖动摇摆,随波浪荡漾,有时大浪会猛烈地拍打船梆,溅起的浪水会盖过甲板.小张担心船舱进水,立即到舱内查看,还好,一切无恙.

  船长掉转船头后,向相反的方向行船,尽量让船在水深30英尺的海域中前进.大约走了两个多小时,前面可以见到有一个航标灯塔,还有7、8条商船和渔船在灯塔附近排队集结,显然这里是一个进入航道的入口.我们直奔这个灯塔,在接近商船时还向站在船外看热闹的人大声询问,这是否是航道入口?在得到准确答案后,船长再次调校方向,把船头对准了灯塔.如果以灯塔为中心的话,入海口两侧相距大约有两千多米,足以让大船通过.

  可能是排淤工程的缘故,两边的暗堤把两边的海水分割后,又向内挤压,水流在这里更加湍急,浪也比在刚才更碎,更难对付.“凤凰号”在浪中颠簸前进,闯过这道关口后,在朝着前面的航道浮标行驶.整个过程花了整整3个多小时.

  船在拋离排淤工程进入主航道后,海面平静了许多,风也温和了,我们再次升起前帆,朝西北偏西方向走.这条主航道,是进入上海港的唯一信道,沿着这条主航道可以直接进入上海.航道上,往来的万吨巨轮在“凤凰号”两侧不断驶过,相比之下,“凤凰号”显得分外娇小,但也十分突出,抢眼.

  晚上8、9点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上海外岛的灯光了,天上飞来飞去的飞机也看得很清楚,很明显我们在靠近上海港.这时,我们也和早在上海等候的公司接应同事取得了联系,不断了解方位和如何进入长江入海口.晚上11点多,我们又和上海港务管理中心取得了联系,并沿着中心发出的指引,不偏不倚地进入了上海.

  责任编辑 旭辉

  相关专题:“凤凰号”下西洋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