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角逐大洋深处:苏美潜艇交战50年大揭密(组图)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 11:43 千龙新闻网

(上为)美军“鹦鹉螺”号核潜艇第一个到达北极(下为)美军潜艇在搜索、追踪苏联潜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上为)1968年6月2日沉没的美军SSN-589型核潜艇(下为)在白海进行导弹发射任务的611型潜艇


(上为)1995年941型“鲨鱼”级核潜艇在北极发射弹道导弹(下为)正在监视北约舰艇演习的苏军877型“华沙女人”级核潜艇


641型潜艇的导弹鱼雷舱

  在东方,太平洋舰队670型K-429号、K-325号、K-212号单反应堆核潜艇向东航行,突破楚科奇海冰层,经北冰洋,到达北方舰队基地。在楚科奇海冰层下航行时,非常危险,冰下局势比较复杂,这一地区许多地方水深不足50米,潜艇上方是厚达10-15米的冰层,冰层与甲板室之间只有3-4米的不冻水层,龙骨下面是4-5米的水层,还经常被大量的冰块包围,在这种条件下,潜艇无法自动驾驶,只能手动操纵,潜水员们从心理上到生理上都高度紧张。1985年和1986年,K-308号、K-313号潜艇分别从北冰洋航行至太平洋,在经过只有29米深的楚科奇海时,都没有浮出水面。在80年代,太平洋舰队潜艇共完成了28次跨舰队间冰下航行任务。

  在北方,1971年,北方舰队667A型K-411号导弹核潜艇完成了北极航行。1971年,阿诺辛上校指挥K-147号潜艇,经历了漫长的北极之行,在冰下行驶了约10000海里。1974年,阿尼金指挥潜艇到达了弗兰格尔岛以北800海里远的海域。1982年,别尔津中校指挥K-211号潜艇,首次在极夜期间,完成了环绕北冰洋的航行,乌沙科夫中校指挥K-255号潜艇在北极地带的战斗情报侦察航行中,穿过了加拿大列岛马克-克卢尔海峡。1982年,朱拉夫列夫上校指挥K-279号导弹潜艇在白海执行为期6个月的冰下战斗侦察任务,整个冬天全部在冰封的水下空间值勤,直到春天冰化为此,潜艇乘员轮换由破冰船保障进行。1986-1987年间的冬春季节,列宾上校指挥TK-12号潜艇在白海完成了同样的任务。1985年,普罗托波夫上校指挥K-524号潜艇,穿过格陵兰与加拿大列岛间的狭窄海峡,从北极地带进入巴芬湾,然后返回北极,表明北方舰队潜艇有能力经北极部署到太平洋,突破北约在格陵兰海域的反潜防线。

  苏联海军潜艇的北极航海行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也经常发生各种事故。1984年,朱拉夫列夫上校指挥K-273号潜艇在巴芬海执行战斗值勤任务时,在水下197米深处,以7节的航速,撞上了冰山,结果以45度倾角沉入了287米的海底深处。

  苏联海军潜艇在北极地带单独或编队航行中,主要解决北极海域冰下战斗实施的战术方法问题,在北极附近及其它地区使用洲际弹道武器的可能性问题,试验新型武器装备,同时对北冰洋进行导航和地质水文研究。从整体上讲,在开发北极方面,苏联的成就远远超过了美国,到1984年为止,美国潜艇共完成了26次极地航行,苏联则超过了70次,之后还在不断增加,冰下航行的技巧和水平也在提高,在36年的时间里,苏联潜艇共完成了152次极地航行,22人被授予苏联英雄和俄罗斯英雄称号。苏联潜艇部队在北极地区的战略争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确保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军政战略任务,防护国家免受来自北方的攻击。

  四、世界大洋深处激烈的较量

  苏联海军在潜艇部队建设取得突破后,从1964年起,开始在远洋海域定期执行战斗值勤任务,作为一种新型舰队战役使用形式,防止敌方从海上发动突然袭击,与美国海军进行激烈的较量,保障苏联在世界大洋关键地区的战略利益。

  苏联海军领导向潜艇部队提出的任务是:实现战略导弹核潜艇的经常性战斗巡逻,做好对敌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的准备;搜索、追踪敌方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航母战斗群;阻止敌方在苏联海岸线附近的活动;保障苏联在世界大洋地区的利益。

  美国自然是针锋相对,双方的较量愈演愈烈,导致世界大洋的军政局势日益激化,最后问题严重到了可能引发战争的地步。1968年,北约最高司令部明确规定,北约国家的舰艇可以摧毁100海里距离内、拒绝浮出水面的苏联潜艇。苏联政府随即发布相应声明,威胁摧毁100海里内的美军潜艇,同时大幅增加在大洋海域值勤的潜艇部队实力。由于苏联潜艇部队实力大增,能够对美军潜艇进行毁灭性的反击,美国开始采取另外的斗争方式。

  为实现自己的海洋霸权战略,美国在苏联周围海域经常保持24艘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6-7支航母多用途战斗集群、大规模反潜部队和航空兵集群的部署,全面包围苏联,并建立前沿反潜阵地,设置由无线电电子和雷达干扰站组成的链,截取苏联潜艇与基地无线电战斗通信情报,监视苏联潜艇的一举一动。到1975年,美军水下监视设备和机动部队,控制了大西洋约8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约占苏联潜艇大西洋活动海域的40%,控制了太平洋1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占苏联潜艇太平洋活动区域的16.5%,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苏联潜艇活动的隐秘性,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追踪苏联潜艇的活动。在北约举行的所有持续时间超过一年的演习中,70-72%的演习科目是为了演练同苏联海军战斗值勤部队的斗争方式。

  为了在同美军潜艇不断增强的对抗中获得主动,成功完成战略值勤任务,苏联海军对舰队指挥部和潜艇艇长们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特别要求战略导弹核潜艇要能对付敌方多个地面目标,最初规定要经常瞄准300个目标,后来增加到1200多个。1967年,海军总司令下令完成导弹核潜艇定期值勤任务,由于当时的理论基础水平没有达到,必要的战役战术考虑不周,现实的船舶制造能力有限,这一计划没能全部完成。况且,当时,在战役紧张局势地区,美苏力量对比不平衡,苏联有8-9艘战略导弹核潜艇经常进行战斗值勤,美国则有24艘。

   70年代末,美国开始在欧洲部署能在8-10分钟内飞到莫斯科的“潘兴-2”导弹,感到巨大威胁的苏联海军最大程度地挖掘所有舰载和岸防资源,战略导弹核潜艇返航后通常仅休整7天,然后重新出海,执行战斗值勤任务。北方舰队战略核潜艇达到了非常高的战役紧张度,舰队经常有12-13艘(个别时候14艘)导弹核潜艇同时进行战斗值勤。不过,这种紧张局势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2-3年后,所有“潘兴-2”导弹全部撤出了西欧。

  从1967年到1993年,苏联海军战略导弹核潜艇和柴电导弹潜艇共完成了2183次战斗出海值勤任务,如果以每次出海时间平均75天计算的话,26年的时间里,导弹潜艇乘员们共在世界大洋深处度过了454年的时间。

  在此期间,苏联海军组织了一些超长距离远洋航行。1966年,由K-116号、K-133号核潜艇组成的编队,在索罗金少将指挥下,在“萨雷切夫”和“多瑙河”油轮保障下,从北方舰队出发,经大西洋,绕南美洲,最后到达太平洋的堪察加基地,此次为期52天、航程达19864海里的跨大洋航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超级环球旅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政治和国际意义,表明苏联海军拥有现代化的潜艇部队,具备了海上战略核力量机动能力,能够建成全球海洋基础上的“发射平台”,能够对美国进行战略打击。667A型K-408号(1966年)、667A型K-415号(1972年)潜艇、667Б型K-171号和671型K-469号潜艇编队(1975年)、667БДР型K-455号和K-490号潜艇编队(1979年)随后也完成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间的跨大洋战斗值勤任务。

  对苏联海军来说,核潜艇跨大洋航行及667Б型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服役(1974年),标志着美国海洋防护屏障彻底不复存在。

   在苏美远洋对抗的初期,美军“大规模报复”战略是建立在海基战略核武器及航母战斗群的基础之上的。美军的航母多用途战斗群具有非常强大的作战实力,反潜区域半径360公里,雷达场半径650公里,攻击纵深1200公里,攻击威力相当于投掷到广岛的核炸弹威力的3400倍,对苏联海军、陆军侧翼部队集群和其它重要的地面设施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不过,从1964年开始,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活动开始受到苏联海军战斗值勤部队(潜艇、水面舰艇、航母)的控制,其中,潜艇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6年,鲍里索夫上校指挥K-181号潜艇,在大西洋海域,首次成功搜索并跟踪到了美国“萨拉托加”号航母,4昼夜的连续跟踪是苏联海军潜艇对付美军航母的最初经验。1979年,这一经验得到了完善,K-469号潜艇在太平洋海域,连续7个昼夜紧紧跟踪“里根”号航母。在地中海,苏联潜艇对美国航母进行了更加频繁的跟踪。在对美军航母实施控制行动期间,苏联海军各战斗值勤部队异常紧张,总跟踪时间达到了587天,其中,潜艇直接跟踪时间为45-47天。美军为此头痛不已。

  大洋对抗中的苏联潜艇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以各种形式(单独或编队),采取各种方法,如基地监视、区域搜索、同程搜索、短期搜索、反潜战役搜索等,跟踪美军战略导弹核潜艇。

  1967年,K-135号潜艇对美军“帕特里克”号战略导弹核潜艇进行了5个半小时的跟踪,1971年,K-147号对美军另一艘战略潜艇进行了长达30小时的跟踪。仅在1968-1978年间,苏联海军各部队共发现了1478艘外国潜艇,仅1978年一年的跟踪时间就达到了420小时23分钟。10年内,潜艇直接跟踪了828艘潜艇,占被发现的外国潜艇总数的56%。当然,这种近程跟踪活动也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在潜艇对抗情况下,保持5-26锚链长(海上测量距离单位,合185.2米)的跟踪距离,进行危险的机动航行,还要面对美军强大的反潜部队的威胁,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1964年,在地中海值勤的苏联海军波罗的海舰队C-250号、C-187号潜艇被美军航母攻击部队集群包围,苏美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太大,平均1艘苏军潜艇对美军23艘舰艇、180架飞机(包括基地巡逻航空兵飞机),1名苏联潜水员对265名美军官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针对潜艇的兵力部署是平均16艘舰艇、7架飞机对付1艘潜艇,70名官兵对1名潜水员,二战时,这一数字增长到25艘舰艇、100架飞机,100人对1人。通过这一对比数字,可以看到,美军为对付苏军潜艇投入了巨大的兵力,而且这还只是在地中海地区。

   苏军派往地中海值勤的最初几艘潜艇都被美军发现,处于敌方反潜部队绝对优势兵力的包围之下。地中海对苏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侧翼,同时还是连接印度洋和欧洲的要道,周围有着巨大的原料基地,战略意义非常重要。海军司令部紧急增派北方舰队和黑海舰队的潜艇进行支援,随着兵力的不断增加,力量对比逐渐发生变化,苏军潜艇的战斗值勤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1969年,北方舰队第161潜艇支队在切尔纳文上校指挥下,在地中海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战斗值勤,1973年,北方舰队潜艇支队在地中海的战斗值勤时间增加到了13个月。双方力量对比有了巨大变化,1艘苏军潜艇只面对2-3艘美军舰艇,15架飞机,人员对比也变为1:27。

  美国第6舰队面对苏联海军的兵力部署扩张趋势,感到非常紧张。在阿以冲突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苏联潜艇支队开始积极搜索、追踪美国海军第6舰队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和航母战斗群,Б-130号、Б-409号潜艇则负责为苏联前往叙利亚的船只提供护航任务。在局势激化的情况下,苏联海军第5分舰队和美国第6舰队都进入了高度战备状态,以色列也紧急装配了13艘核潜艇,苏联潜艇则得到了消灭视线内美军潜艇的命令。可以说,世界处于战争边缘,幸运的是,一切都得到了遏制,阿以冲突没有继续发展,只停留在地区冲突的规模上。

   1976年,苏联海军第4分舰队完成了为期8个月的战斗值勤任务,从1966年到1976年,分舰队潜艇共完成了192次出海任务,平均每艘潜艇在亚热带海域航行1185天。

  由于苏美海军潜艇对抗日益激烈,随着战斗值勤海域的不断扩大,苏联海军开始积极寻找潜艇部队在世界大海中的机动部署地点。

  首先是大西洋海域,1967年,弗拉基米尔斯基海军上将亲自指挥了代号为“涨潮”的大西洋海域赤道地区考察行动,K-128号、Б-21号、Б-36号、K-123号潜艇参加了此次为期8个月的考察行动,其中K-123号潜艇完成了3次出海考察任务,平均每次49天。行动结束后,苏联海军选定几个西非国家的港口作为机动部署地点,1969年,第一艘苏联潜艇Б-26号部署到了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从1977年起,苏联潜艇开始在安哥拉海岸执行定期值勤任务。

  在印度洋海域的战斗值勤任务最初由黑海舰队潜艇部队承担,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的潜艇随后加入到这一行动中来。1967年,开始进行战斗考察任务,从1968年10月到1969年5月,同样是在弗拉基米尔斯基海军上将指挥下,开始进行代号“涨潮-2”的考察行动,研究潜艇和水面舰艇在印度洋机动部署的可能性。结果,苏联在印度洋的战略保障点和潜艇机动部署点选定了福尔秋浅滩,太平洋舰队的Б-95号、Б-98号潜艇积极参与了机动部署地点的建设工作,运送各种弹药、油料、维修设备、仪器等,在22个月的时间内航行了3.5万海里,完成了在印度洋赤道水域的值勤任务。1969年,太平洋舰队舰艇编队在“福金海军上将”号导弹巡洋舰的率领下,到达了印度洋,在福尔秋浅滩加油,补给食品。类似机动部署点在印度洋其它地方也有设置。1970年,675型K-7号核潜艇到达了印度洋,首次在印度洋进行了导弹发射试验。1974年,670型K-201号和671型K-314号潜艇完成了更为复杂的航行任务,它们从北方舰队出发,经大西洋,沿非洲海岸,到达印度洋,然后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太平洋沿岸的濒海边疆区。从1974年起,经常有1-2艘柴油潜艇在印度洋值勤,从1977年起,太平洋舰队开始在印度洋海域保持至少一艘核潜艇的定期值勤任务。

   随着波斯湾周围局势的日益紧张,苏联海军开始组织北方舰队核潜艇在阿拉伯海进行战斗值勤。从1979年2月起到1981年,K-38号、K-488号、K-369号、K-317号、K-517号核潜艇分批在此值勤,平均期限为180天,主要任务是跟踪在波斯湾地区活动的北约国家航母,并对北约在印度洋海域的其它部队集群进行侦察。

  二战后,苏联海军潜艇在与美军对抗过程中,参与了一系列局部战争和冲突。首先是1956年的埃及战争(中东战争),其次是1959-1962年的印度尼西亚冲突、1962年的西印度群岛(古巴)危机、1964-1975年的越南战争、1967年的中东战争、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事件、1971-1972年的印巴冲突、1973年的中东战争、1979年的中越冲突等。参与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时直接参与军事行动,有时在军事技术援助构架内提供军事援助,有时进行战略遏制。从1956年到1979年,苏联海军各舰队潜艇共参与了约112起军事冲突,约有50-60艘潜艇参加了战斗行动,但这一事实却没有得到官方承认,也没有文献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记录。

  从1967年到1993年,苏(俄)多用途导弹潜艇共完成了2133次战斗值勤任务,也就是说,在26年时间内,潜艇乘员在海上度过了364年的时光,许多潜水员有20多次战斗出海经历,苏联潜艇的踪迹遍布了世界4个大洋、49个海。潜艇部队远洋战斗值勤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大洋中的军事战略局势,苏联从被动经均势最后取得了主动战略态势。海军潜艇部队中共有74人被授予苏联英雄或俄罗斯英雄称号(卫国战争期间只有28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人被授予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先后共有60万名官兵在潜艇部队服役,3000多人获得各种奖章,有6名潜水员成为海军元帅,其中叶戈罗夫、马卡洛夫、斯米尔诺夫、切尔纳文海军元帅还成长为舰队司令和苏、俄海军领导人,几十名潜水员成为海军上将。

  五、21世纪,俄潜艇部队无法与美军抗衡

  苏联解体后,继承苏联海军衣钵的俄罗斯海军虽然仍然拥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核力量,但已经是雄风不再,无法再现苏联时期的辉煌,已经不能与美军潜艇部队进行真正的抗衡了。20世纪末期,由于维修不及时,物质技术保障水平较低,俄导弹核潜艇的战斗力明显下降,且存在较为严重的事故隐患。

  苏联解体后,俄海军不仅难在世界大洋内与美军潜艇抗衡,而且在近海交通线上的战斗值勤也显得困难,俄在西部和南部方向的海上前沿退回到了300年前的水平,仅为苏联时期的22%。波罗的海舰队遭受到了沉重的损失,黑海舰队也无法作为有较强战斗力的战役战略兵团,这两支舰队都不再有潜艇部队,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状况也不乐观。

  如今,俄海军所有战略导弹核潜艇已经全面老化,由于国家经济实力急剧下降,军费支出锐减,潜艇大量退役这一自然过程成为俄海军最大的伤痛。近年来,共有20多艘战略导弹核潜艇退役,截止到1997年,已经有156艘核潜艇退役,有40艘柴电潜艇需要更新蓄电池。目前,已经有200多艘核潜艇退役,退役核潜艇的销毁工作正在加速进行,而新型潜艇的研制和建造工作则比较迟缓,根本无法满足部队发展需求。

  目前,俄海军只剩下8-10艘有战斗力的洲际弹道导弹核潜艇(约140枚导弹,700个核弹头),而美国则拥有18艘弹道导弹核潜艇,英国4艘,法国6-7艘。如今,美、英、法三国每天分别有10、2、2艘导弹核潜艇在进行战斗巡逻,携载2200多枚中等当量的核弹头,另外还有13艘导弹核潜艇,12艘多用途潜艇。相比较而言,俄海军战略导弹核潜艇中只有1/4在进行战斗值勤,大部分在基地内系留,根本无法应对一次可能的导弹核攻击。1992-1997年,俄海军舰艇编成数量缩减了50%,飞机数量缩减了78%,人员减少了51%,海军在武装力量中的比例也由16%下降到了13.3%。

   根据俄美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到2003年,俄海基战略核力量仅拥有苏联解体时58%的战略潜力,约1750枚弹头,如果第4代战略核潜艇不能顺利完成建造任务的话,海基战略核力量会再减少1000枚弹头,将仅剩25-30%的水平,美国海基战略核力量则会取得压倒性战略优势,是它的3-4倍,俄将无法充分应对战略威胁应对。

  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位置,俄必须同时成为陆上强国和海上强国。俄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强调,海军应当具备高效对抗能力,在必要时,不仅能在沿海区域,还能在遥远的大洋,与其它国家海军的现代化潜艇、水面舰艇、空中力量进行武装斗争,保护俄战略安全利益。为此,俄海军优先发展潜艇、近岸和远洋舰艇。俄军事专家认为,到2020年前,俄必须拥有至少95艘有战斗力的潜艇,其中至少要有15艘战略导弹核潜艇、50艘核潜艇、30艘柴电导弹鱼雷潜艇,虽然不能达到苏联解体时的水平,但至少应具备足以进行战略防御性质战役的总体战斗实力。

  潜艇作为俄海军的主要力量,在21世纪必须有实质性的发展,主要要求是:静音、高速、下潜深、机动性能好、续航力强、航程远、生存力强、宜于维修、舰载武器系统通用程度高、战斗控制和技术保障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信息处理能力强。俄必须拥有较高战斗力的导弹核潜艇部队和多用途潜艇部队,保持海基战略核力量在三位一体核战略力量中至少50%的比重,对可能的大规模攻击进行充分的战略遏制,充分保障俄未来战略安全利益。

   目前,俄海军共有75%的舰艇具备必需的战斗力水平,新型潜艇的建造工作迫在眉睫。1993年12月21日,俄国家核舰艇造船中心开始建造第4代多用途单反应堆核潜艇885型首艇“北德文斯克”号,这种21世纪的核潜艇装备新型反舰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1996年11月,俄海军开始在北德文斯克建造第4代战略核潜艇955型“北风之神”级“尤里?多尔戈卢基”号,原计划2002年下水,由于资金问题,有所推迟,在21世纪初每年部署1艘“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的计划也无法顺利实现。1997年12月26日,俄海军造船厂开始建造新一代677型柴电潜艇的首艇“圣彼得堡”号,这种潜艇由特殊金属制成,噪声水平较低,具有较高的声纳、红外隐身性能,新型蓄电池能保障10天不间断水下航行,可突破600海里障碍,在战术技术性能方面,比同类产品先进了10-15年。

回首页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