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12月7日,台北、高雄市长选举进行。由于马英九和谢长廷的连任、李应元和黄俊英的落选,没有超出选前参选各方和社会各界的预测范围;由于地区选举,蓝绿阵营原有的政治态势变化不大。因此,此次选举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政治冲击波效应。当然,从政治背景、选举特点和得票差距中,反应出一些深层次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没有解决不说,而且还在
继续发酵。
对执政当局是警告
此次选举结果,应该说是让陈水扁暂时松了一口气,原有的执政基础没有出现“雪崩”,但是民进党在两市市长选举中的得票情况却是对执政当局提出了严正警告。
选举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陈水扁攻下泛蓝军最大政治堡垒——台北市的计划泡汤不说,“打马(英九)攻势”反而造就了马英九高达87.3万张的超高得票。马英九得票超过4年前他本人战胜陈水扁当选台北市长时的11万张,超过8年前陈水扁当选台北市长时的26万张,超过李应元38.5万张。“打马攻势”由来已久,陈水扁当局2年多来利用所控制的行政和立法权,一再给马英九制造施政难题。尤其是在此次选举过程中,民进党方面更是执行持久、到位的“打马计划”,陈水扁带着党内“精锐”尽出,外加李登辉带着女儿出面配合,全面围堵马英九。陈水扁当局为何如此卖力“打马”?一是视马英九为在野党的主要代理人,对泛蓝军的仇恨全部转嫁到马英九身上;二是马英九主持的台北市已经成为政党轮替后朝野之争、“立法院”之外的主战场,“绿化”台湾必先“绿化”台北。有这两条,在过去、今天和将来4年,民进党都不会放过马英九。
问题是“打马”成了“挺马”,选举为何出现与陈水扁当局愿望相反的结果?陈水扁当局执政2年多来给选民带来的是什么?刚刚过去的2年多,民众忧心忡忡,政局动荡、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实力下滑、社会动乱、信心不足、民心不稳,一直困扰着选民,“台独意识治政”、“随心所欲决策”、“出尔反尔式领导”、“挑衅闹事式管理”如何让民众放心?如何领导台湾经济走出困境?近几个月以来,街头抗议不断,灾民、教师、农渔民、没有户口的“新娘”、乡镇长的示威相连。当然,选民更要靠选票说话。也就是说,选民通过多投马英九票、少投李应元票的方式,对陈水扁当局施政一再失误、选举内行治政外行、“搞台独”内行“拼经济”外行行为发出警告。面对选举结果,陈水扁表示要将台北市长选举结果“视为警惕与鞭策”,全力投入“拼经济”与“大改革”的工作,问题民进党当局类似的“酷话”太多了,离他们的实际行动距离太远了。
对“台独”势力是抗议
此次选举结果,让陈水扁无法松口气的是,“台独牌”在选举中没有取得预想的效益。在2000年3月和2001年12月选举中,激化统独矛盾、挑起省籍之争,是陈水扁得以上台、民进党得以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和保住9席县市长、“台联党”初战拿下13席“立委”的基本原因之一。北高市长选举中,泛绿军重操旧业、再施故技,但却是相反的结果:希望得票低的马英九却高票直上、希望得票高的谢长廷却高不上去。
选举白热化以来,泛绿军分别以李应元和谢长廷、陈水扁和民进党、李登辉和台联党“三门六派”联手出击,全面压向马英九,间接打向黄俊英。泛绿军在极力贬低、丑化马英九的同时,对他进行“妖魔化素描”:说他是“香港脚走台湾路”,出卖“台湾利益”、“台湾主权”;把陈水扁平常故意避开、冷落马英九,说成是马英九不想当“中华民国的台北市长”;一批“台独立委”,投票选举马英九为所谓“最适合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区行政长官人选”第二名;把马英九为了给台北市民谋取最大经济利益、促进两岸交流以帮助台湾经济脱困、提出的松山机场作为“三通”直航机场之一的建议,说成是为军事突袭台湾制造“特洛伊木马”,出卖“台湾军事安全”。陈水扁把马英九当成靶子,一部分是针对马英九本人,一部分是针对泛蓝军。可以说把祖国大陆与泛蓝军、泛蓝军核心人物捆绑在一起进行攻击,已经成为陈水扁当局的“绝活”。在陈水扁当局的眼中,选举是为政治服务的,“描红”马英九的用意不外乎,是要把“普选”变为“宣示民主成就和国家主权”的机会,为了集结“台独铁杆部队”提高李应元的得票,压低马英九的得票,顺便为“三通热”、“直航热”降温。
让陈水扁当局没有想到的是,激化统独矛盾、挑起省籍冲突没有取得什么效果。马英九得票被越骂越多,国民党在高雄市长选举中得票率由去年底“立委”时的23.58%增长至46.58%;泛绿阵营中谢长廷得票没有大幅增加,在台北市议员选举中民进党减少2席,“台联党”全军覆没。这一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论大背景的话,缓和两岸关系、发展两岸交流、实现“三通”直航,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意识,这是选举中统独和省籍议题市场被压缩的真正原因所在。也就是说,选民通过投票方式,间接否定陈水扁当局和李登辉等人打“台独牌”、“统独牌”、“省籍牌”的做法,抗议“台独”势力制造社会动乱、恶化两岸关系的行为。
对泛蓝合作是提醒
此次选举作为“2004年选战前哨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这里。对陈水扁争取连任影响、威胁最大的是泛蓝阵营联手合作而出现的“高雄现象”。“高雄现象”最大的成功是实现整合,这是政党轮替后政局演变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泛蓝军只有整合才有优势,另一方面陈水扁当局的施政失误,为泛蓝军团结协作、组成“联合舰队”提供了机会。可以说“高雄现象”是自政党轮替以来,泛蓝军在“立法院”五个会期以来进行“议题合作”、在去年底选举中“王建煊现象”和今年初基层选举中组织“策略联盟”的继续,是第一个有始有终、用于实战的政治组合。
“高雄现象”值得泛蓝军研究,其中的“提醒”不言而喻。一是人选要合适。要推出阵营内部都能接受、并且具备挑战对手实力的候选人参战。此次推举的黄俊英,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个人名望都差谢长廷一等,这是“高雄现象”功败垂成(谢长廷得到38.6万票,高于黄俊英近2.48万票)的原因之一。在2004年选举时,人选问题更重要也难得多。二是合作要诚心。在此次选战中,先是亲民党抱有“北国南亲”的打算,再是国亲两党有意联合推举张博雅代表泛蓝军出阵,后是国民党一意孤行“推荐”黄俊英参选,扰乱助选实力的提高和方向的选择。面对接下来的2004年选举,泛蓝军必须避免“临上轿现扎耳眼”的状况出现。三是各党要团结。面对合作参选,各党必须以泛蓝军的共同利益为转移,“共存共荣、唇寒齿亡”。“高雄现象”中,国民党内在是否支持张博雅问题上党内决策机构和高雄地方实力派意见不一,最后高雄地方实力派推举的黄俊英占上风;泛蓝军确定黄俊英出线后,亲民党内出现一些“立委”与党中央不保持一致的现象;黄俊英选情在宋楚瑜表明支持的立场看涨后,台北马英九竟然也公开拒绝宋楚瑜为其助选的请求;这些动作都影响了“高雄现象”的战斗力。
北高市长选举结束了,因为是地区选举对整个朝野态势影响不大,所以朝野之争依然如故;因为国民党在台北市长选举中得票突出,所以泛蓝军斗志更高;因为是15个月以后又是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所以部署新的选举已经成为蓝绿两大阵营的主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