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军事

军事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国际风云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http://www.jczs.com.cn 2000年11月22日 11:26 中央电视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对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原则、发展现状、未来发展和国际合作等作简要的介绍。白皮书全文约12000字。

  白皮书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开展航天活动,于1970年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迄今,中国在航天技术的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十一世纪,中国将从本国国情出发,继续推进航天事业的发展,为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一直把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使外层空间造福于全人类。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宗旨是: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宇宙和地球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原则是:坚持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方针,使航天事业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根据国情国力,选择有限目标,重点突破。提高航天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视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坚持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天地结合、协调发展。

  在谈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现状时,白皮书说,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白皮书指出,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据白皮书介绍,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

  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白皮书说,中国重视研制各种应用卫星和开发卫星应用技术,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中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中,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约占71%,这些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有关部门还积极利用国外各种应用卫星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白皮书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引导中国航天活动的发展方向,统筹规划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推动航天领域中重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系统集成,促进航天科技在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深化航天科技工业的改革,实现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加强法制建设和政策管理,建立航天法规体系,制定航天产业技术政策,保证航天活动有序、规范发展。据白皮书介绍,中国国家航天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民用卫星管理及相关的政府间国际空间合作的政府机构。

  白皮书指出,二十一世纪将是世界航天活动蓬勃发展的新世纪。中国根据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正在制定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航天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快发展航天事业。

  白皮书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目标。近期(今后十年或稍后的一个时期)发展目标: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建立自主经营的卫星广播通信系统;建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全面提高中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建立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发展空间科学,开展深空探测,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

  远期(今后二十年或稍后的一个时期)发展目标: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按照国家整体规划,建成多种功能和多种轨道的、由多种卫星系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建立中国的载人航天体系;空间科学取得众多成果,在世界空间科学领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开展有特色的深空探测和研究。

  白皮书强调,中国一贯支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各种活动,主张在平等互利、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增进和加强空间领域的国际合作。

  中国政府认为,国际空间合作应遵循1996年第五十一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开展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国际合作,促进所有国家的福利和利益,并特别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的宣言》(“国际空间合作宣言”)中提出的基本原则。

  中国政府在开展国际空间合作中,一贯坚持的指导原则是:国际空间合作应以和平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为全人类谋取福利为宗旨;国际空间合作应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国际空间合作的优先目标是共同提高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能力,享受航天技术的惠益;国际空间合作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空间环境和空间资源;支持加强联合国外空委员会的作用,支持联合国的外空应用方案。

  据白皮书介绍,中国在空间领域的国际合作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二十多年来,中国开展了双边合作、区域合作、多边合作以及商业发射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国际空间合作,取得了广泛的成果。1985年以来,中国先后与十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白皮书指出,中国十分重视亚太地区的区域性空间合作。在多边合作方面,1980年6月,中国首次派出观察员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外空委员会第二十三届会议,同年11月3日,联合国正式接纳中国为该委员会成员国。此后,中国参加了历届联合国外空委员会及其下属的科技和法律小组委员会届会。中国于1983年和1988年先后加入了联合国制定的《外空条约》、《营救协定》、《责任公约》和《登记公约》,并严格履行有关责任和义务。中国支持和参与了联合国空间应用方案的实施,并参加了一些多边合作项目。

  白皮书说,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等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闭窗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